| 已完成五百余种国际创新药械的“中国首用 乐城先行区加速释放政策效能 | “首”望自贸港来源:海南日报时间: 2025-10-27 09:06:28
 
 
 《海南日报》2025年10月27日A04版
 编者按 经党中央批准,海南自由贸易港全岛封关运作将于2025年12月18日正式启动。在全力冲刺全岛封关运作的关键时期,海南日报报业集团整合旗下全媒体资源,联动主要传播平台,策划推出《“首”望自贸港》系列报道,透过一个个“首单”看自贸港核心政策落地见效,看自贸港建设成型起势,为全岛封关运作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已完成五百余种国际创新药械的“中国首用”,累计惠及患者十八万余人次 乐城先行区加速释放政策效能 海南日报全媒体见习记者 王子豪 通讯员 林春茹 货值57.2万元,减免税款约7.4万元——去年年底,海南博鳌超级医院首次进口“零关税”药品、医疗器械。 货值1.15亿元,减免税款约1725万元——截至今年9月,海南博鳌超级医院申报进口的药品、医疗器械已达9个品种,包括听觉脑干植入体、人工晶状体等,共计减少患者住院耗材成本费用1297万元。 “零关税”进口药械政策是为海南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以下简称乐城先行区)量身打造的药械进口税收优惠政策,允许先行区内符合条件的医疗机构等单位以“零关税”方式进口两类药械,即国内尚未上市但国外已上市的特许药械和国内已上市药械。今年以来,随着政策红利的加速释放,越来越多医疗机构与患者在这里实现“双向奔赴”,为乐城先行区打造“医疗旅游之都”激活“一池春水”。 
 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资料图)。 首单“破冰”政策红利直达惠民“最后一公里” 奥地利、澳大利亚进口的人工耳蜗植入体、来自新加坡的保罗青光眼植入物……10月23日,当记者迈入海南博鳌超级医院的特许药械库,该医院器械采购负责人冯家龙正将印着各国语言的产品分类放上货架,包装上印有“免税”二字的蓝色标签相当醒目。这一年来,冯家龙一直在跟特许药械“打交道”。 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冯家龙仍对首单落地过程历历在目。“采购流程不熟悉,报关系统不会用,要不是有海关、乐城管理局、药监局等各部门工作人员的悉心指导,我们心里是真没底。”冯家龙回忆,当第一批医疗器械顺利通关,整个团队都难掩激动,“这标志着药械‘零关税’政策从纸面走向现实,极大提振了医院引进国际先进药械的信心。” 
 人工耳蜗植入手术前,博鳌超级医院主治医师曾顺年正在安装调试机械臂。 为何选择人工耳蜗植入体和声音处理器作为“零关税”进口药械首单?“临床需求迫切。”冯家龙告诉记者,该产品适用于重度听障患者,特别是儿童患者。不久前,6岁的乐乐(化名)在母亲陪同下从浙江来到乐城先行区,出生时因听力障碍被诊断为耳聋的他,在这里成功植入进口人工耳蜗,得益于“零关税”政策的支持,此次手术为家庭直接减免了4万余元费用,极大减轻了经济负担。 乐乐的重获“新声”,是博鳌超级医院持续打通医疗惠民“最后一公里”的生动缩影。截至9月底,该院已利用“零关税”政策进口药械产品871套、药品4个批次,预计今年全年将为入院患者减少耗材费用支出近2000万元。 
 图为博鳌超级医院的工作人员在整理利用“零关税”政策进口的药械产品。 “路子”走通 从5天到1天,制度创新跑出“乐城加速度” 从“首单”到“多单”,效率提升有多大?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海南医院(以下简称瑞金海南医院)副院长黄培坚看来,一组数据最能说明问题:“首单”需手动填报200余项数据要素,现在依托乐城先行区区块链追溯系统,产品信息可直接同步导入申报平台,海关与医院数据“一键匹配”,备案审批时间从平均5个工作日可压缩至1个工作日。 首单路子走通,给患者带来的便利显而易见——依托该院“特许药械医患管理平台”,患者可在线完成资格预评估,各类手续“化繁为简”。结合乐城先行区药品带离政策,符合条件的口服化疗药患者可一次性领取月度药量,免去每月往返奔波之苦。 这背后,是多部门的协同发力。海关服务前置化,结合特许药械等重点需求制定个性化监管方案,开通“一对一”咨询通道,实时解答商品编码匹配、货值申报等实操问题;乐城管理局搭建数字化支撑平台,将“零关税”申报模块整合进特许医疗综合追溯系统,实现与海关数据实时互通,医院通过“单一窗口”即可完成资质认定、通关备案等全流程操作…… “今年以来,我们利用‘零关税’政策进口的药品、药械货值近两百万元,进口化疗药、高端介入器械等成本降低13%~17%。以晚期肿瘤患者为例,年均治疗费用可减少3万元—8万元。”黄培坚说“零关税+特许药械”双政策叠加,正为该院实现“立足海南、服务全国、辐射东南亚”的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目标提供强大助力。 
 乐城先行区利用“零关税”政策进口的药品。本组图片均由特约记者 蒙钟德 摄 由点及面 制度集成创新,育“苗圃”为“森林” 得益于“零关税”政策试点在园区内由“盆景”变“风景”,乐城先行区作为中国唯一的“医疗特区”,正成为国际创新药械加速进入中国市场的重要通道,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首单‘零关税’进口药械落地后,以具体案例验证了政策的可行性与高效性,也为后续政策的扩面升级提供了宝贵的实践样本。”海南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中心药房有限公司总经理马昱介绍,税收成本的降低有利于激发园区内医疗机构引进国际先进药械的积极性,截至10月14日,“零关税”药械进口货值超3亿元,累计减免税款3925.06万元。 制度集成创新,是乐城先行区育“苗圃”为“森林”的关键一招。建立国内首个特许药械集中存放保税仓,大幅提升特许药械通关效率;在全国率先探索境外特殊食品进口使用制度改革创新,开辟进口使用境外特殊食品新路径;研发园区“政策准入-通关申报-临床使用”全链条区块链存证追溯系统,打造“单一窗口”与海关系统无缝对接的医疗特区监管平台…… 目前,乐城先行区已完成522种国际创新药械的“中国首用”,累计惠及患者18万余人次。同时,依托特许政策落地临时进口使用特医食品和保健食品11款,批准11个生物医学新技术项目实施临床转化应用;已有21个药械产品通过乐城通道加快在中国上市,3个产品通过真实世界数据辅助支持医保准入试点,被纳入国家医保目录,乐城先行区作为国家药械审评审批制度改革“试验田”的作用进一步彰显。 自贸港封关运作在即,如何做好医疗产业提质升级“后半篇文章”?乐城先行区将开展政策扩围、服务提质、产业联动三大行动,让“零关税”进口药械政策不仅成为降低医疗成本、惠及民生的重要举措,更能成为推动乐城医疗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助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医疗旅游之都”,让自贸港的开放红利真正转化为群众的健康福祉和产业的发展优势。 (海南日报乐城10月26日电) 截至10月14日 乐城先行区“零关税”药械进口货值超3亿元 累计减免税款3925.06万元 目前,乐城先行区已完成522种国际创新药械的“中国首用” 累计惠及患者18万余人次 依托特许政策落地临时进口使用特医食品和保健食品11款 批准11个生物医学新技术项目实施临床转化应用 已有21个药械产品通过乐城通道加快在中国上市 3个产品通过真实世界数据辅助支持医保准入试点被纳入国家医保目录 实践者说 海南博鳌超级医院副院长刘熹桐: 希望乐城成为全球创新药械率先使用的“中国窗口” 作为“零关税”药械首单的亲历者,当被问起近一年来最想分享的瞬间,我的答案并非首单落地那一刻,而是那之后,科室里陆续收到的感谢信和锦旗。 每一面锦旗背后,都是一个家庭重获新生的故事。我最大的成就感,是看到越来越多原本因价格望而却步的家庭,如今能够走进超级医院,用上国际先进的药品及药械。政策带来的不仅是“免税”,更是患者眼中重新燃起的希望。这对我们团队而言,是最大的鼓舞。 为了这份“希望”,我们付出了巨大努力。首单落地前,团队处于高强度工作状态,加班加点是常态。我们要在短时间内掌握整个电子报关系统,与海关、乐城管理局、保税仓等多个部门反复沟通协调,甚至为了一个表格的填报规范都要确认多次。大家的目标高度一致——一定要把首单做成、做好。 我清楚地记得2024年12月31日那天,如同等待火箭点火发射一样,所有参与人员都在紧张地等待最终结果。当药械顺利通关的消息传来,大家如释重负,激动难掩。那一刻,我们知道,作为亲历者,我们共同见证了海南自贸港在医疗对外开放及国际合作领域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 如今,自贸港封关运作在即,一系列制度型开放举措正逐步从蓝图变为现实。我期待未来海南能进一步打通药械研发、生产、进口、使用的全链条,成为全球创新药械率先使用的“中国窗口”。 同时,我更希望,未来有更多患者不再因价格或地域所限,能在海南享受到与世界同步的医疗服务。我们将携手各方力量,共同推动医疗体系的完善与发展,力争让每一个人都能享受到公平且优质的医疗服务,为社会注入更多温暖与信心,也为自贸港医疗事业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整理/海南日报全媒体见习记者 王子豪) 政策一分钟 药品、医疗器械“零关税”政策 封关运作前,在海南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内注册登记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并经认定的医疗机构、医学教育高等院校、医药类科研院所,进口已在我国批准注册的进口药品、医疗器械,或按国务院有关规定,尚未获得我国批准注册,但经海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允许在先行区内进口使用的药品(不含疫苗)、医疗器械,可享受免征进口关税、进口环节增值税。 这是海南自由贸易港继原辅料“零关税”政策、交通工具及游艇“零关税”政策、自用生产设备“零关税”政策后,第四项落地实施的“零关税”政策。(整理/海南日报全媒体见习记者 王子豪) 记者“首”记 让“零关税”惠及更多患者 在乐城先行区采访,最触动我的是6岁孩子“乐乐”的故事,以及那笔被“零关税”政策抹去的4万余元费用。这笔费用,可能是一个家庭数月的收入。这个手术,更是让一个孩子重获“新声”的门票。 也是在“乐乐”身上,我更加感受到了“海南‘零关税’进口药械政策累计为享惠主体减免税款近4000万元”这句话的含金量。 采访中,冯家龙向我展示了贴在进口药械包装上的“免税”标签。我想,在乐城先行区这个“医疗特区”,小小的标签承载的意义远超价格,它是自贸港政策红利直达民生“最后一公里”的直观凭证。 从冯家龙回忆“首单”落地时的“心里没底”,到瑞金海南医院黄培坚副院长感叹“5天变1天”的高效,这种强烈的对比,代表的是一条从“破冰”到“通途”的制度创新之路。 “乐城加速度”到底是什么?它不仅是海关与乐城管理局的系统对接、“一键匹配”的技术迭代,更是患者与国际前沿药械“双向奔赴”的“高速公路”。当患者因制度创新而免去每月奔波之苦,这个“速度”便有了沉甸甸的生命温度。 我坚信,当一项制度创新,能精准地将政策的“阳光雨露”滴灌到普通患者身上时,乐城这片“苗圃”已拥有长成“森林”的坚实基础。这或许就是乐城先行区打造“医疗旅游之都”最鲜明的底色。(王子豪) 
 作者:责任编辑: 吉训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