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数图强”驱动新质生产力跃升来源:海南日报 时间: 2025-06-04 08:17:30
邢诒川 叶世阳
自贸港建设实践者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数字经济意义重大,是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在全球数字化浪潮推动下,海南自贸港需坚持“向数图强”,通过制度创新、政策赋能与产业升级,不断提升数字经济能级,探索一条以数字经济促进新质生产力跃升、赋能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

游客游览文昌航天超算中心的航天超算数字展馆集群。(资料图)
“向数图强”是海南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着力点 海南基于温度、深度、纬度和绿色“三度一色”自然禀赋优势和开放政策优势,明确提出聚焦“五向图强”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着力构建具有海南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其中,“向数图强”是“五向图强”的重要一环,旨在通过数字产业化与产业数字化双轮驱动,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不断培育发展数字经济新业态。“向数图强”为“向种图强”“向海图强”“向天图强”“向绿图强”提供了有力支撑,相互之间融合发展、相互深化、持续拓展。 全新赛道:在全球处于同一起跑线与世界同条件竞争。数字经济具有“绿色经济”(低能耗)、“循环经济”(数据可复用)、“价值经济”(数据资产化)三重属性。海南产业基础相对薄弱,但数字经济是高质量发展的新赛道、新起点,海南可以抢时机、拼速度,高质量谋划数字经济,发展新质生产力,在数字经济发展上形成比较优势。 政策支撑:封关运作与制度创新的叠加效应。海南自贸港在发展数字经济上具有税收、区位与制度三重优势。一是15%税收洼地优势。海南对鼓励类企业实施15%企业所得税,高端人才和紧缺人才个税实际税负封顶15%,加工增值免关税政策推动数字贸易与国际市场接轨。截至2024年年底,海南新增数字经济企业超1.2万家。二是“双循环”交汇点优势。海口国际通信业务出入口局建成后,将实现海南与东南亚的数据传输延迟降低40%,推动RCEP数字贸易合作规模增长35%。我省将通过“数字加工贸易区”试点,推动动漫、游戏等数字内容出口,2024年相关业务收入增长120%。三是制度集成创新优势。截至今年2月,海南累计发布19批158项制度集成创新案例。我省还率先试点数据出境管理负面清单,为国际数据流通提供制度保障。 法规保障:法治化护航新业态。《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南自由贸易港法》提出“促进以数据为关键要素的数字经济发展”。2023年12月,《海南自由贸易港数字经济促进条例》实施,构建数字经济法治框架。颁布全国首个省级层面以立法形式明确国际数据中心制度的法规《海南自由贸易港国际数据中心发展规定》。同时建立网络安全审查机制,为数字经济创新筑牢法治防线。目前,海南数据产品超市累计上架2500款产品,交易额超11亿元。 推动“向数图强”的有效路径 打造海南“向数图强”全产业链。“向数图强”需在产业链上持续发力,打造数字经济“四个地”。一是打造人才发展的宝地。要创新人才引进机制,从高校、院所各层面全方位发力。比如海南现代科技集团引进了以郑纬民院士领衔的院士团队,创建了海南智算创新发展研究院。二是打造政策落实的高地。积极推动海南自贸港制度集成创新案例成果转化,同时抓好政策落地和监督检查,让经营主体享受更多政策红利。三是打造资金配套的洼地。发挥自贸港基金以及相关产业基金杠杆作用,积极引进社会资金。四是打造创新发展的场地。通过强化数字基建、深化数实融合、完善政策生态、开放场景与数据要素流通的“技术—产业—生态—政策”四维联动,形成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数字经济集聚区。 用好海南自贸港优惠政策。推动政策协同,释放好中央、省、市县“三级叠加”红利。一是中央赋能。近年来,中央的政策支持为数字经济发展营造了有利环境。如海南获批数据跨境流动安全管理试点,覆盖范围从重点园区扩展至全岛。二是省级统筹。推动全省政策、规划等顶层设计和政策落地,明确数字经济发展方向和保障措施。比如通过设立100亿元数字经济产业基金,支持中国移动海南数据中心等“链主”项目,带动上下游投资超300亿元。三是市县差异化发展。各市县根据各自产业特点和发展实际,走好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路子。 完善海南自贸港法律法规。一是创新完善产业的法律法规保护。在数据安全、跨境流动、数字贸易等领域制定和完善地方性法规,填补法律法规空白,明确监管部门和行业主管部门的责任,让企业对标有据、执行有门。二是创新完善风险防控法律法规。数字经济具有开放性特点,发展与风险并存。要始终坚持以保障网络安全、数据安全和信息安全为前提,制定完善数据安全应急预案等规范性文件,建立跨境数据流动风险评估等机制,确保数据和信息“放得开、管得住”。 以“向数图强”带动全面发展 海南自贸港“向数图强”,既是技术革命的实践,也需要打造制度创新的范例。要坚持“向数图强”,持续释放海南自贸港数字经济新动能。 “向数图强”引领数字经济发展。“推动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营收超过2100亿元,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增长8%”是今年海南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围绕这一发展目标,一要以“向数图强”为着力点,通过政策创新、基建升级、产业集聚、数据要素改革、国际合作等多维发力,构建数字经济全链条生态。二要以“向数图强”为牵引,落实国务院《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方案》,通过强化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动制造业数字化、中小企业数字化、新兴业态数字化等新质生产力发展。三是以“向数图强”为驱动,通过数字内容出海、来数加工、跨境直播等应用场景驱动数字贸易创新发展,逐步打造面向东南亚及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的国际数字产业集群。 以“向数图强”赋能“向种图强”“向海图强”“向天图强”“向绿图强”。在“向海图强”上,依托卫星互联网和海洋大数据,可构建空天地一体化监测网,对于了解海洋环境、预测气候变化、保护生态系统、挖掘海洋资源等具有重要意义;在“向天图强”上,通过数字技术优化和加工航空航天领域海量数据,为航天任务规划、执行和管理提供支撑;在“向种图强”上,人工智能可以高效分析基因组数据,快速识别优质种源;在“向绿图强”上,根据数据分析结果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探索绿色技术创新的潜在方向,推动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的研发和清洁能源消纳。因此,要打造一个集向种、向海、向天、向绿和向数为一体的数据新底座,让数据开源循环流动、重复应用、叠加储存,推动数据孪生,打造海南自贸港新的“循环经济”“绿色经济”。 “向数图强”助推高质量发展。一是强化数字基建,夯实绿色算力底座。加快布局“双千兆网络”与万兆光网试点,实现全域覆盖;推进文昌航天超算中心等全省数据中心的绿色算力设施建设。二是聚焦产业集群,培育数字经济新赛道。重点发展游戏出海、区块链、数字贸易等业态,加快建设数字加工贸易区,推动数据跨境加工。三是推动数实融合,赋能传统产业升级。实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推动农业物联网应用,打造“智慧三农”等卫星数据服务场景,促进低空经济等新业态发展。四是优化生态保障,引育全球数字人才。设立数据要素人才基地,通过落户补贴、创业扶持等措施吸引高端人才。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简化企业跨境业务审批流程,吸引更多优质企业和高层次人才扎根海南。 (作者邢诒川系海南现代科技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叶世阳系文昌航天超算智慧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作者: 邢诒川叶世阳责任编辑: 韦晓凡
|